信息简报2010年第10期(总第25期)

发布者:党政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体责任办发布时间:2010-06-13浏览次数:828

【编者按】  20106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该纲要是我国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制定实施《人才规划纲要》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广大教职员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人才规划纲要》,深刻理解《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深刻理解人才发展指导方针,深刻理解建设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深刻理解人才发展的重点任务和重要举措,进一步增强做好人才工作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并以纲要为指导,采取有力措施,把《人才规划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目录

... - 3 -

一、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 4 -

(一)指导方针... - 4 -

(二)战略目标... - 6 -

(三)总体部署... - 7 -

二、人才队伍建设主要任务... - 8 -

(一)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 - 8 -

(二)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 - 9 -

(三)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 10 -

三、体制机制创新... - 15 -

(一)改进完善人才工作管理体制... - 15 -

(二)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 17 -

四、重大政策... - 21 -

(一)实施促进人才投资优先保证的财税金融政策... - 21 -

(二)实施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政策... - 21 -

(三)实施引导人才向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政策... - 22 -

(四)实施人才创业扶持政策... - 22 -

(五)实施有利于科技人员潜心研究和创新政策... - 23 -

(六)实施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合理流动政策... - 23 -

(七)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 - 24 -

(八)实施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人才发展政策... - 24 -

(九)实施促进人才发展的公共服务政策... - 25 -

(十)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 25 -

五、重大人才工程... - 26 -

(一)创新人才推进计划... - 26 -

(二)青年英才开发计划... - 26 -

(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 26 -

(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 - 27 -

(五)文化名家工程... - 27 -

(六)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 - 27 -

(七)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 - 27 -

(八)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 - 28 -

(九)国家高技能人才振兴计划... - 28 -

(十)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 - 28 -

(十一)边远贫困地区、边疆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人才支持计划... - 28 -

(十二)高校毕业生基层培养计划... - 29 -

六、组织实施... - 29 -

(一)加强对《人才规划纲要》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 - 29 -

(二)建立健全人才发展规划体系... - 29 -

(三)营造实施《人才规划纲要》的良好社会环境... - 29 -

(四)加强人才工作基础性建设... - 30 -

 


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总体要求,着眼于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人才保证,制定《人才规划纲要》。

序 言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在继续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快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逐步实现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的转变。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提出了一系列加强人才工作的政策措施,培养造就了各个领域的大批人才。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人才强国战略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人才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科学人才观逐步确立,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有利于人才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初步发挥,人才效能明显提高,党管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等。

未来十几年,是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积极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人才竞争,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定不移地走人才强国之路,科学规划,深化改革,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不断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一、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

(一)指导方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原则,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两种人才资源,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人才发展的指导方针是: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

服务发展。把服务科学发展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科学发展目标确定人才队伍建设任务,根据科学发展需要制定人才政策措施,用科学发展成果检验人才工作成效。

人才优先。确立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以用为本。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创新机制。把深化改革作为推动人才发展的根本动力,坚决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制度障碍,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人才的创造活力。

高端引领。培养造就一批善于治国理政的领导人才,一批经营管理水平高、市场开拓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一大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一大批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级社会工作人才,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整体开发。加强人才培养,注重理想信念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培育拼搏奉献、艰苦创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心人才成长,鼓励和支持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行行出状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推进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人才资源开发,实现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