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简报2014年第8期(总第60期)

发布者:党政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体责任办发布时间:2014-12-09浏览次数:288

编者按:信息社会的高度发展要求教育必须改革以满足培养面向信息化社会创新人才的需求。教育信息化建设正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在教育领域掀起的一场革命性变革。在中国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为此,国务院、地方政府、学术界,抑或出台文件支持、抑或发表重要讲话推动、抑或发表研究成果助力,目的就是希望各级各类学校对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充分的认识,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本期信息简报特刊出相关文章,谨供大家学习和研究。


刘延东:把握机遇 加快推进开创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一、教育信息化工作积极推进,在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教育信息化被提升到新的战略高度,开始从分散建设向整体规划、统筹推进转型,促进教育改革发展的作用日益凸显。一是新时期教育信息化的战略部署初步形成;二是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三是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取得重要进展;四是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五是中西部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六是信息化人才培养和应用技术培训持续推进;总的看,多年来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尤其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认可,加快发展的政策环境、投入保障和社会氛围日益形成,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各地各校的积极性主动性进一步激发,为下一阶段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深刻把握教育信息化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教育信息化正是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信息技术的全面渗透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模式和走向,教育发展必须适应信息化时代的特征。在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加快教育信息化既是事关教育全局的战略选择,也是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紧迫任务。首先,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的一场深刻革命;其次,教育信息化是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再次,教育信息化是创造泛在学习环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最后,教育信息化是当今世界越来越多国家提升教育水平的战略选择。上个世纪以来,教育信息技术开始在全球产生广泛的影响,出现了新的趋势和特点:一是政府引导推动;二是集成社会资源构建资源库;三是建设全民学习的开放平台;四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

面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面对经济社会领域信息化的加快推进,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还存在明显差距。一是一些地方和学校对推进教育信息化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还不到位,信息化与教育改革发展的融合不够,在提高质量、促进公平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二是优质教育信息资源总量不足,多头管理、重复建设、标准不统一问题比较突出,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三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和职业学校宽带入网率不高。四是不少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要,培养培训力度亟需加大。五是统筹管理比较薄弱,经费保障机制不够健全。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责任感,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优先部署,适应教育规划纲要全面实施的节奏和步伐,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推动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三、明确思路、抓住重点,切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第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导向。在实际工作中要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坚持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二是坚持雪中送炭的政策重点。把农村和边远地区作为重点优先保障;三是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的工作格局;四是坚持应用驱动的推进思路。总之,只有科学发展的教育信息化,才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第二,推动“宽带网络校校通”,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第三,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加快内容建设与共享。重点启动“三个课堂”:一是“专递课堂”, 二是“名师课堂”, 三是“名校网络课堂”, 我们要力争用三年时间,初步建立起丰富多样的优质数字资源,并输送到全国,让那些地处偏远、生活贫困的孩子也能共享共用。第四,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当前要按照“三个率先”原则启动实施,逐步覆盖到全部师生。一是教师率先使用。二是职业教育率先部署。三是发达地区率先示范。第五,建设教育资源和管理两大“公共服务平台”,为教育信息化提供坚实支撑;第六,加强队伍建设,支撑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四、齐心协力、勇挑重担,推动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第一,明确责任,协同推进。教育部要做好统筹规划、部署和指导。国家发改委要纳入国家信息化重大项目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科技部要在国家科技计划中立项支持教育信息化技术设备研发及示范应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协助推进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就业信息化部分建设。质检总局要协助推进教育信息化国家标准的研制、测评和应用推广。广电总局要做好教育节目有关传输渠道与机构资质审批与监管等工作,共同推进教学点视频接收播放设备建设。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中央要求和各自责任,做好相关工作,形成强大合力;第二,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各级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要科学规划,制定支持政策,加强督促检查,保证落实到位。要以省级政府为主统筹推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各部门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各级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实施主体,要以需求为导向,立足实际加快推进,特别要把学校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起来;第三,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在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没有现成模式可以照搬,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第四,统筹兼顾,有序推进。我国人口众多、地区发展差距较大,推进教育信息化涉及多个要素,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过程中要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统筹规划与分类指导的关系;二是整体推进与分步实施的关系;三是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的关系;四是政府引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

同志们,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让我们紧密团结,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开拓进取,推动教育信息化跨越式发展,为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