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领导出席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党政办公室、校长办公室、主体责任办发布时间:2016-11-21浏览次数:57

本网讯(唐秀庚 摄影/报道)11月18-20日,由湖北师范大学主办的第二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档案局原局长杨冬权,湖北省档案局局长黄国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中国档案学会秘书长邓小军,湖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向显智、校长李宏、副校长雷儒金等以及来自中国(含港、澳、台)和日本的12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11月19日上午,李宏主持召开第二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李宏对参加会议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与会领导和嘉宾。黄国雄在致辞中提出要从多维度、多视角进行审视,找出汉冶萍公司由盛而衰的根本原因,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为当前国企改革发展提供殷鉴。他表示,湖北省档案馆将为国内外史学界提供优质高效的档案业务服务,以推动“汉冶萍”学术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寿荣在讲话中提出要从研究中国钢铁工业的先行者——汉冶萍公司中获取智慧,为社会服务。张之洞之孙张厚珕、盛宣怀之曾孙盛承懋也在开幕式上致辞。杨冬权宣布第二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

香港大学经济及工商管理学院教授李培德主持召开了19日上午的大会。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滨下武志、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忠民、中国矿业大学教授薛毅、日本大阪大学文学院研究科研究员久保田裕次、湖北师大汉冶萍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实、河南许昌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玉勤、安徽工程大学副教授李海涛7位中外专家学者,分别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亚煤炭市场与铁路建设》、《1890-1896:汉阳铁厂的早起制度特征》、《互促共进:试论中国的媒铁关系——以汉冶萍公司为中心》、《国际关系中的汉冶萍公司——以日本的动向为中心》、《汉冶萍厂矿官督商办前期资金考证》、《社会失序下的机会主义:1911-1912年盛宣怀中日“合办”汉冶萍公司策略分析》、《清末民初汉冶萍公司资金结构变迁研究》等为题,作了大会主题报告。主题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主题报告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19日下午,大会分五个小组进行了分组讨论。在随后的学术总结会上,五个小组的代表就本组研讨成果作了总结发言。湖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蔡明伦教授主持会议并作大会总结。

在19日下午召开的闭幕式上,李宏向各位与会代表的辛勤付出和大力支持表示感谢。雷儒金代表学校接受了湖北省档案馆副馆长吴绪成向湖北师范大学捐赠的汉冶萍档案复制品。闭幕式进行了会旗交接仪式,雷儒金向江西萍乡市政协副主席陈朝清移交了第三届汉冶萍国际学术研讨会会旗。向显智在致辞中指出,本次会议,与会学者充分展示了最新研究成果,构建了崭新的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了汉冶萍研究的蓬勃发展,实现了学术服务社会的良好愿景。他强调,汉冶萍的历史是中国近代工业由初萌走向当代的缩影,要自觉担负历史使命,真正获得文化自信,就要努力从我们民族过去的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研讨汉冶萍,就是把它的当代价值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他希望各位专家学者携起手来,为汉冶萍研究进一步走向繁荣而共同努力。

在11月18日晚召开的汉冶萍学术会议联盟会上,通过了汉冶萍学术会议联盟章程,成立了汉冶萍学术会议联盟组织机构,就黄石、武汉、萍乡、重庆、上海等地轮流定期举办汉冶萍国际学术会议达成意向。

此次研讨会由湖北师范大学汉冶萍研究中心、黄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湖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承办。大会提交论文64篇,计55万余字。11月20日,与会学者还考察了汉冶萍公司的原厂址中国武钢博物馆、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